關懷弱勢族群
發展生命光輝
02-2257-5500
訊息中心
心比量與智證量的初步認識--宗聖上師
發佈時間:2019-06-23
 

Simn 'bi lion^ 'I

 

Di‧Jien‧ lion^ e co bo^ izn^ sie'

 

心比量與智證量的初步認識

 

    凡夫信仰宗教除了選擇教別與教派之外,還必須更虔誠的去鑽研教義,尤其是佛教。盲信盲從之後果不止無益,還可能終生受害,乃至沉淪無間了無脫期。

 

    今由個人不同的利鈍之根性差別,略述佛教之根本修行及其賢聖者的位階,真正的入信之人以及所謂修行的條件。凡是正心正信的佛教徒,其修行之次第約略可分為初階之7聖:1隨信行,2隨法行,3信解,4見至,5身證,6慧解脫,7俱解脫。以上是作為正信入門的開始,也就是「斷煩惱生死」之意,然後再逐次而上的追求更殊勝的大智慧法門,茲逐條簡述如下。

 

    能斷煩惱名為「賢人」,其次是能斷生死,名為「聖人」。在所有賢人之位中有7位:1者、5停心觀,2者、別相念住,3者、總相念住,總稱為3賢位,4者、煖法,5者、頂法,6者、忍法,7者、世第1法,合稱為4善根。此中有通別2名,通者,皆稱為7賢,皆稱為加行位。別者前3位為3賢。後4位為4善根,或4加行位。今則對於後之7聖位,而總稱此7位為7賢人之位。

 

隨信行

 

    聲聞乘見道位中有利鈍之2根,利根名隨法行。鈍根名隨信行。以信他之言教,隨而修行故。俱舍論23:「見道位中聖者有2:1隨信行,2隨法行。由根鈍利別立2名,諸鈍根名隨信行者,諸利根名隨法行者。」

 

信行

 

 對於法行而言,自依聖法而行,名為「法行」,信他教而行,稱為「信行」。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,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慧。

 

隨法行

 

    聲聞乘見道之聖者而為利根者,是針對於隨信行之鈍根者而言。其主要是能自動思惟法而成為修行之人。

 

    玄義10:「教門為信行人,觀門為法行人。」自思如法而行,謂之法行人。

 

    此為世間2種真正在修行之人。1般所謂的「修行」,只是機會主義者,根本連「信徒」的資格也達不到《求福報者不名為修行》。

 

信解

 

    聞佛之說法初信之,後解之,謂之信解。又鈍根者信之,利根者解之,謂之信解。又信者破邪見,解者破無明。

 

    華經序品:「種種信解,種種相貌。」

 

    同嘉祥疏2:「信解者,始名為信,終稱為解。又鈍根為信,利根為解。」同7:「信破邪見,解破無明。」

 

見至

 

    又名見到,或名見得。屬於7聖中之第4位。舊譯為見得,新譯為見至。聲聞乘之人,入於修道之位而為利根者。利根自見法得理,故云見得。得由因之見至果之見,謂之見至。見4教儀集註中。

 

身證

 

    這是指27賢聖之1的《18有學及9無學》。入滅盡定而身得寂靜樂之不還果聖者。

 

慧解脫

 

    但得慧障解脫之羅漢。此人之性分,好悟道理,不好事用之功德,故但斷障無漏智慧之見思煩惱,而不離障禪定等功德之事用障,例如但好學問不好藝能之人。長阿含經19:「又能善分別滅苦集聖道,則心得解脫,慧解脫亦然。」

 

    俱舍論25:「慧解脫者,未得滅盡定者名慧解脫,但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慧故。」

 

具解脫

 

    9無學之第8位。鈍根之羅漢,唯離煩惱之障,謂之慧解脫。若利根之羅漢,與之俱離1切禪定之障(即定解脫),至於得所謂滅盡定之至極定,是為俱解脫。即離慧與定之2障而得自在者。頌疏25:「定慧障,名之為俱。」

 

    成實論第1分別賢聖品:「阿羅漢有9種:退相、守相、死相、可進相、住相、不壞相、慧解脫相、俱解脫相、不退相。是諸阿羅漢,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別。...如是9種,名無學人。先18人及9無學,是27人,名為1切世間福田。」

 

    以上只是入門入道之初階的心比量,其次是廣大無邊際的智證量。也就是說,先斷煩惱生死,才可能進入涅槃的境界,之後才有能力去實踐說法度眾。

 

菩薩位階之310

 

    發心以上者入於10住10行10迴向稱為3賢,初地乃至10地為10聖。賢者發似解而伏惑之位。聖者發真智而斷惑之位。於此該收菩薩乘之因位。

 

    仁王經上:「3賢10聖忍中行,唯佛1人能盡原。」

 

    所謂大乘之條件,如仁王經所說:「3賢10聖,忍中行,唯佛1人能盡源。」又說:「3賢10聖住果報,唯佛1人居淨土。」

 

    並且訂立10住,10行,10迴向之3位為3賢。從初地以上,乃至第10地之菩薩為10聖。至初地而初會於理,故得聖之名。

 

    俱舍論寶疏22:「依仁王經,地前為賢,地上名聖。經云3聖10聖故。」

 

    1般所謂的10地之聖者,通指52位之地前30位,稱為之3賢,地上之10位,稱為10聖。

 

    於3界中纏染生死之凡夫有4難:1者值佛難,2者說法難,3者聞法難,4者信受難。見法華文句5。

 

    所謂菩薩的條件,有其特殊的表徵與詮釋,菩提薩埵Bodhisattva是梵名,又名菩提索埵,摩訶菩提質帝薩埵。舊譯為大道心眾生,道眾生等,新譯為大覺有情,覺有情等。專指求道之大心人。故名道心眾生,求道求大覺之人,故名為道眾生,大覺有情。

 

    通稱為「薩埵」是指勇猛之義,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。又譯作開士,始士,高士,大士等。是為義譯。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。

 

    注維摩:「肇曰:菩提佛道名也。薩埵秦言大心眾生,有大心入佛道,名菩提薩埵。」

 

    大乘義章14:「菩薩胡語,此方翻譯為道眾生。具修自利利他之道,名道眾生。」

 

    法華文句2:「菩提此言道,薩埵此言心。」

 

    法華玄贊2:「菩提覺義,是所求果。薩埵有情義,是自身也。求菩提之有情者。故名菩薩。」

 

    佛地論2:「緣菩提薩埵為境,故名菩薩。具足自利利他大願。求大菩提利有情故。」又說:「薩埵者是勇猛義。精進勇猛求大菩提,故名菩薩。」

 

    前之滅惡斷生死名為羅漢,是見諦之賢聖者,從10地以上之修行,名為菩薩之見諦修行,其分為10地則是果位與境界。

 

    凡證果之人於淺位中,具有以下基本的5智和4無所畏:

 

  1通達智,能覺夢而通達諸法之智。指能覺悟生死沉淪之大惡夢。

 

  2隨念智,能憶持過去事而不忘失之智。指不重蹈覆轍,犯所斷之罪惡。

 

  3安立智,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習之智。指維護正法正教。

 

  4和合智,觀1切法隨緣和合之智。指明瞭世出世法了無障礙。

 

  5如意智,隨意所欲而無不滿足之智。指隨順法施而施無畏。詳見攝大乘論5。

 

    以上5智是1種實踐真理的境界,為圓滿「菩提之願」,其次是實現自我的能力,即所謂「菩提薩埵--普賢」之意,凡是正信之人皆通稱為「普賢薩埵」,雖有智愚賢聖之差別,但正信則1。

 

    智度論5說菩薩須具備4無畏。大乘義章11依此而解釋4種無畏:

 

  1總持不忘說法無畏。菩薩能聞持教法憶持眾義而不忘,故於大眾中說法不畏。

 

  2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。藥有2種,為世間法出世間法,眾生之根欲性有種種,菩薩能了知之,故於大眾中說法不畏。

 

  3善能問答,說法無畏。1切異見皆能摧破,1切正法悉能成立,無量眾生1時雖來問難,而菩薩悉能於1時酬對,故對大眾中說法不畏。

 

    4能斷物疑,說法無畏。眾生問難,隨意解說法,如法能巧斷眾生之疑,是為能斷疑。以有此能之故,於大眾中說法不畏。

 

    舊華嚴經43:「菩薩清涼月,遊於畢竟空,垂光照3界,心法無不現。」新華嚴經59:「菩薩智光月,法界以為輪,遊於畢竟空,世間無不見。」

 

    凡夫由於剽竊大量的經書名相,並據以為「師」,其實是犯了根本「盜戒」,凡盜5銖以上,皆為不赦,何況還敢竊佛行宜妄自稱「師」。人之「不學有術」,莫此為甚。

 

    宗教信仰是1種心性的人格養成,是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方法,人若無虔敬之信仰,就不可能體會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,難免於浮沉生死。更重要的是,他能醞釀出豐沛的文化能量,塑造成為沉潛的社會永恆發展的基石。

 

    台語:「sien bu' 'dai laiv 'su bu' 'dai ki‧生不帶來死不帶去,」是1句真理名言,雖然人人會說,但是人人做不到,這證明「悟道」並不是困難之事,但是「修道」卻是比登天還要難的事實。

 

    前面所談的只是入門的初階,是讓大家能分別什麼是宗教信仰,並非說幾句名相就代表能夠自尊為師,而是需要實踐自我的功夫,先進行自我的淨化,從中成熟自我的知識,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。

 

    a hio' 閏 4/18/2545 

 

    本文原始網址:http://ttba-jongsing.blogspot.com/2015/12/blog-post_275.html

地址:22041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1段266號22樓之1傳真:(02)82520995電話:(02)22575500信箱:jongsing.foundation@gmail.com
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WWW.JONGSING.ORG.TW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 by WEL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