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懷弱勢族群
發展生命光輝
02-2257-5500
訊息中心
高級佛學:密教入門--宗聖上師
發佈時間:2018-01-29
 
釋迦牟尼佛誕生於2540餘年前,為尼泊爾的王太子,祂覺悟到生命是1種永無窮盡的鬥爭與痛苦,毅然的捨棄皇宮的尊榮,以及嬌妻美妾的種種富貴與榮華的享受,全心全意的追尋脫離痛苦,使人類得到詳和幸福的真理。
 
佛陀經歷過了6年的雪山苦修,終於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寶座上,悟出了苦空無常的道理,於是展開了人間的救贖工作。祂奉獻了自己1生的生命,到處傳播離苦得樂的教義。這1時期的佛教,是以佛陀1身的行化,並無組織,亦無經典和律儀,完全以佛陀自己的行宜為準則,故稱為「根本佛教」。
 
佛陀滅後,其弟子開始記錄祂1生的言行,逐漸收集成文獻(佛經),亦繼承佛陀的衣缽,繼續弘揚佛陀的思想。逐漸出現了團體與組織化的傳教工作,這才制定了團體的守則(戒律),此1時期稱為「原始佛教」。--大約在佛滅後100年之間。
 
後來教團組織逐漸龐大,意識概念皆有分歧,於是分裂成許多派別,又第2度重整佛典,各派皆獨立發展,這時稱為「部派佛教」,那是佛滅後300年至700年間的事。
 
700年後,教團完全組織化,許多源於吠陀文學的資料,已被賦予新的義意,並以社會福利為傳教宗旨,強調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。這時期稱為「菩薩乘(漢譯大乘)佛教」。
 
自從佛滅算起,至1200年的時間,教團提倡苦修,並全新解釋教義,認為人可以不必經由轉世,即可現世修成正果,主張人人皆有佛性,並採取1定的訓練,從念力瑜珈的研究中,可以達到即身成佛的理念,放棄了舊有「他力」救贖的思想。
 
於是,佛法在世間覺(成就)的思潮,形成了當時主流派,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密教,亦稱大乘密教,這是末期佛教所興起的「菩薩乘」,又名「在家佛教」,但是卻受到龐大的印度教所同化。
 
佛陀在世所說的言教,名為顯教,具有開示、明顯教化之義,但是佛性幽微隱密,無從說起,無處把提,只可意會不能言傳,故稱為密教。
 
總括佛陀說法的教義,認為人之所以受苦,不外乎身犯殺盜淫,口犯惡口2舌淫語妄言,心犯貪瞋痴等10惡業(罪),苦即煩惱之義,故不得解脫不得快樂。1切外緣與內境的競相爭扎,也是痛苦的元素之1,所以人的個性和環境彼此又互為因果,再加上遺傳因素和前世的惡業累積,即使1生不犯10惡業,亦受社會環境的牽制。這就是所謂的共業,是1種要共同負擔的苦果。
 
所謂的「密教」之意,是針對顯教而言,專指大日如來所說的「金剛界」、「胎藏界」2部教法,是為法身佛內證的境界。因其教法深密秘奧,故名為密教,又為未經灌頂之人不許顯示的教法,故名為密教。
 
宗聖上師 手稿
 
本文出處:高級佛學講義--宗聖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
 
地址:22041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1段266號22樓之1傳真:(02)82520995電話:(02)22575500信箱:jongsing.foundation@gmail.com
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WWW.JONGSING.ORG.TW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 by WEL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