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懷弱勢族群
發展生命光輝
02-2257-5500
訊息中心
中級佛學:18.淨土宗--宗聖上師
發佈時間:2018-07-25
 
1代教主釋迦牟尼,在成道之初期傳教,是以「4諦、12因緣」等教義,傳佈他證悟的世間道理。往後又傳佈「8聖道、4攝法」等社會思想,表達其內在思想的精神世界。
 
佛滅後,教團開始蛻變分裂,而所有的教義,也逐漸編輯成冊,教團的活動,開始向「系統性」的學術研究邁進。
 
這當然是經歷數個世紀,才大功告成。
 
釋尊住世時,曾在「耆闍崛山」講「無量壽經」,在「王舍城」說「觀無量壽佛經」,又在「祇樹給孤獨園」說「阿彌陀經」,藉設「彌陀佛」之名,來表達他內心所證的「極樂」(涅槃妙境)境界,意欲鼓勵眾生追求內心「極樂淨土」的旨趣,故設此「方便」利益的法門。
 
他極力闡揚「彌陀」的48大願之行,後來才被誤解成「西方實有」的信仰,專以「願求往生」極樂「實有的淨土」為指歸,故名之為「淨土宗」。
 
又因為中土晉代曾有1位慧遠師,在廬山創立「蓮社」,提倡「念佛法門」,故又名「唸佛宗」。
 
佛滅後,曾有許多大智慧的論師,相繼宣揚無上的「心靈淨土」,其中以馬鳴、天親、龍猛等人為教中翹楚。尤其是龍猛祖師,對佛所說的「淨土3經」,更能洞灼其要義,並著有「往生論、淨土論」,合佛說的3經,併稱「淨土5經」。
 
後來,有菩提流志()到漢土弘傳「淨土法門」,當時約北魏朝代的永平年間,菩提流志盡譯「淨土5經」,是此地「淨土教」的高祖。
 
其祖系傳承如下表:
普賢─馬鳴─龍猛─天親─寶積─竺法─菩提流志─龍智─金剛智─維摩─勝鬘。
 
淨土的深義,按佛陀所說,乃1切「聖者」所「居住」的心靈世界,因「此處」是遠離5濁的垢染,是極為「清淨」之所,故名為「淨土」。
 
在所有經典之中,佛陀所提到的名稱極多,例如:「佛地、佛界、佛國、佛土、淨剎、淨道、淨國、淨土」等等,在在都說明「淨土」不止1(),但所有「聖者」能印證之處,都是「這個」相同的理趣。
 
另外,次於「佛土」階段的,就稱為「菩薩淨土」,那是菩薩成佛之時,凡不諂昧的眾生,皆來聚居投生其所,亦即瑜珈師所印證的17種淨土:「直心淨土」、「淨心」、「大乘心」、「布施心」、「持戒心」、「忍辱心」、「精進心」、「禪定心」、「智慧心」、「4無量心」、「4攝心」、「方便心」、「回向心」、「除8難心」、「守戒行心」、「10善心」等各個不同的「心淨土」。
 
除此以外,尚有屬於羅漢(聲聞乘聖者)境界的淨土,其餘凡夫(未悟的人)的境界,皆不名為「淨土」。
 
眾生欲成就「淨土法門」,說則容易,實則困難,他必須學習各種「觀行」,不止是唸唸「佛號」即能遂得其願的。
 
例如:饒益眾生,絕不可望思其報,若代1切眾生受諸苦惱,能作1切「功德」,應盡力以施之。
 
凡與眾生相處,不可分別有眾生的頑執,應盡量謙下無礙,做到「佛、我、眾生」3平等法則。
 
對所有「修行」的菩薩,應視之如佛。
 
對於自己所未曾聽聞的「經文」,亦不生疑謗。
 
與所謂「小乘」的聲聞緣覺羅漢等,不可相違背。
 
不可嫉妒他人的優點,更不可自我貢高,或貪圖己利,反而要在這些事上,調伏自心。
 
要時常反省自己的過錯,勿與他人爭訟長短。
 
以永恆和平常的心態,求1切圓融的功德。
 
在個人的修為上,必須以「發菩提心」為根本,志求「無上道」,自己盡淨3業的苦惱,還要具足3種「往生」的「因緣」。即:
 
往生內因:自己內心要有強烈的意願。
 
往生外緣:如前述的種種人間功德。
 
往生品位:即個人所修學的「功夫」。例如:
 
1.觀日:智慧如日,破自頑迷。
 
2.觀水:慈悲心水,洗滌貪怒之火。
 
3.觀地:心地無量,安逸閑靜。
 
4.觀樹:所度眾生,如枝葉茂密。
 
5.觀池:8聖道的功行,如池之清澈。
 
6.觀樓:自己所修德性,如寶樓閣。
 
7.觀華:智慧如蓮華般開敷。
 
8.觀象:宇宙萬象,有如極樂淨土。
 
9.觀身:1切眾生皆佛化現。
 
10.觀「觀音」:願在娑婆濟度眾苦。
 
11.觀「勢至」:1切所行,絕無退悔。
 
12.觀心:自心願化本尊「願王」。
 
13.觀現:諸「聖者」皆彌陀所化,欲前來接引。
 
依上述而修學,即在功夫成熟的階段,各依自力「印證、恭敬、無餘、無間、永恆」,則欲「往生」,如彈指間事。若不依上法學習,雖然2乘「聖者」,或即將「見道」的菩薩,同樣不可能「往生」報土(佛地),更不可能親見「報佛」(法身佛)。
 
本文出處:中級佛學講義--宗聖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
 
地址:22041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1段266號22樓之1傳真:(02)82520995電話:(02)22575500信箱:jongsing.foundation@gmail.com
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WWW.JONGSING.ORG.TW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 by WEL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