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懷弱勢族群
發展生命光輝
02-2257-5500
訊息中心
初級佛學:4.四諦--宗聖上師
發佈時間:2018-01-27
 
4諦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4種。諦是指真實義,以苦集2諦為世俗真理,滅道2諦為出世真理。這是佛陀最初對5比丘的說教(初轉法輪),以現實的苦惱為基礎,向後探尋苦惱的根源,再由道諦的修學,進而獲得涅槃的境界。
 
4諦為佛陀1生說教的大綱,亦即佛教的基本架構,此為佛陀自己內心印證的境界。「諦」,就是最究竟的「真理」之意。
 
1.苦諦:是說凡夫流轉生存於世的種種心身的痛苦,苦是1切凡夫所感受的果,表示1切皆苦,以老、病、死及心靈上的貪怒愚之烈火煎熬尤烈。
 
大致上有8種苦,即身體方面的生老病死等4種,心理上的愛、別離、怨與憎相會,求不得和5陰等苦。這裡所說的8種苦惱是無常(突如其來)的輪迴著,彼此循環不息。自己警覺此苦,即為踏入「佛教」的第1步。
 
2.集諦:1切痛苦的主因,是凡夫在生存過程中,所收集的種種煩惱,復以煩惱而造作增加煩惱所致。集諦的實際因素,是由愛欲所引起的。凡夫既被熾烈的愛欲所執縛,則所有行為,皆為流轉的境遇所控制。同時這愛欲之火亦受無明(無知)所牽引,因而產生各種迷妄執著,激發錯誤的欲心。
 
經云:「苦諦之因,在於集諦」,是故痛苦的地獄,乃在吾人的心內,並不在外界,捨心之外無地獄亦無淨土。
 
3.滅諦:凡夫經由善知識的指導,猛然覺醒,依照方法學習般若(真智慧)觀照,頓時消滅了1切煩惱之苦,而得到了涅槃之樂(除盡煩惱之後的心態),此時心境上的熱焰忽然熄滅,處於極其清涼的狀態(解脫境界)
 
佛教原始論稱煩惱滅盡的心境,是為漏盡,漏即煩惱之意,亦即心靈自由自在的境界。
 
有不懂佛法的人,把涅槃形容得千奇百怪,荒誕不經,更將漏盡誤解成「即將死亡?!」,把10法界錯解得抽象而離譜,若佛陀「極樂」有知,可能也會哭笑不得。
 
4.道諦:是正信者學習消滅痛苦的方法。原始佛教(小乘法)是學習離苦得樂的方法,後來到了大乘佛教時期,才有(約佛滅後500年間,另1說為300年間,今2存其說)6波羅蜜多的說法,即6度萬行,這時期的教團,傳佈修離苦、樂2邊的「中道法」,此中道即8聖道(8種成聖的方法,詳8聖道節)
 
後期佛教才是密教弘傳的全盛時期,這期間興起了即身成佛的理論,不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,捨棄他方世界(外在)說,而主張即心即淨土,意欲化娑婆世界為極樂蓮邦,提倡眾生皆佛論。在第8(阿賴耶識)之上,特立第9識的阿摩羅識為心王(靈質識),亦即內心淨土的主宰,不以脫離娑婆世界(原始佛教論認為娑婆是苦海)為手段,反以犧牲奉獻為菩提()
 
本文出處:初級佛學講義--宗聖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
 
地址:22041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1段266號22樓之1傳真:(02)82520995電話:(02)22575500信箱:jongsing.foundation@gmail.com
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WWW.JONGSING.ORG.TW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 by WELI